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安徽省滁州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积极探索新型养老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深入解析滁州农村养老模式,揭示其成功密码。
一、政府引领,多措并举
滁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以下措施推动农村养老事业的发展:
1. 强化农村基本养老服务供给
滁州市政府建立了农村老年人家庭赡养协议签订、农村留守老年人联系登记、农村特殊老年群体探视走访等制度,强化农村留守老年人子女或其他赡养人的守法意识。
2.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普惠制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按每人每月60至1200元的标准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完善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按每人每月120元标准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独居、空巢、有突出贡献等老年人购买居家养老服务。
二、智慧养老,提升服务质量
滁州市在养老服务领域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模式,提升服务质量。
1. 推广智慧信息系统
滁州市社会福利院安装了智慧养老院信息系统,通过手机APP查看老人睡眠状况、离床状态、呼吸状况、心率血氧等,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情况。
2. 智能床垫的应用
智能床垫与智慧养老院信息系统相连,老人离床超过5分钟就会报警,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老人突发状况。
三、互助养老,共享幸福晚年
滁州市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式养老模式,让老人共享幸福晚年。
1. 高水平谋划,科学统筹
滁州市在农村互助式养老试点建设过程中,按照党建引领、政府支持、村级主办、专业机构承办、群众参与的原则,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持续、能推广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2. 构建站点服务体系
滁州市构建了“1N”站点服务体系,即1个总站和N个末端站点,统筹考虑农村养老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服务。
四、结论
滁州市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为我国农村养老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政府引领、智慧养老、互助养老等多措并举,滁州市成功破解了新型养老模式密码,为农村老年人创造了更加美好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