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概述
企业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建立的强制性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求。该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资金来源于企业、个人共同缴费及财政补贴。
1. 发展历程
- 1991年:国务院颁布首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改革文件,确立三方(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原则。
- 2005年:建立统账结合制度框架,明确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账户分立管理。
- 2019年:企业缴费比例全国统一降至16%,缓解用人单位负担。
2. 参保对象与缴费标准
参保对象
- 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在职职工(含港澳台居民、外籍劳动者)
- 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聘用人员
- 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
- 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
缴费标准
- 单位部分:按职工工资总额缴纳,不得低于本省上年度社平工资的60%,不高于300%
- 个人部分:按本人月均工资的8%扣缴,全额计入个人账户
二、企业补充养老保险
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在国家统一制订的基本养老保险之外,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在履行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义务之后,专门为本企业职工建立的附加保险。
1. 发展历程
- 1991年:国务院首次提出补充养老保险。
- 1995年:明确补充养老保险性质。
- 至今:形成包括企业年金、团体养老年金保险业务及个人养老年金保险业务在内的补充养老保险业务体系。
2. 作用
- 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
- 密切职工与企业的关系,稳定职工队伍
- 促进资本市场的发育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三、企业养老保险待遇
1. 领取条件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0-55岁)
- 累计缴费满15年
2. 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本省社平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均工资)×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
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如60岁退休按139个月)
四、企业参加社保须知
1. 参保险种
- 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
2. 缴费比例及缴费工资基数
- 缴费比例根据险种和户籍情况有所不同。
- 缴费工资基数根据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确定。
五、总结
企业养老保险是企业职工退休后的重要保障,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了解企业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和待遇,有助于职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养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