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养老保险概述
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险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为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它通过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费,形成养老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养老金。
二、基本养老保险的三种险种
1. 养老保险(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特点:
- 全民覆盖:凡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劳动者,均需参加养老保险。
- 国家强制:用人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
- 终身受益:劳动者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缴纳方式:
- 个人缴费:按本人工资基数的8%缴纳。
- 单位缴费: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20%缴纳。
2.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指通过国家立法,按照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基本医疗保险费应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按时足额缴纳的一种社会保险。
特点:
- 覆盖范围广: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 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纳的医疗保险费部分计入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小额医疗费用。
- 医疗保险待遇:包括门诊、住院、特殊病种等医疗费用报销。
缴纳方式:
- 个人缴费:按本人工资基数的2%缴纳。
- 单位缴费: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10%缴纳。
3.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特点:
- 失业保障:为失业人员提供基本生活费、医疗补助金等。
- 促进再就业:通过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
缴纳方式:
- 个人缴费:按本人工资基数的0.5%缴纳。
- 单位缴费:按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0.5%缴纳。
三、总结
基本养老保险的三种险种,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这些险种的特点和缴纳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