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居民养老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了基本养老保障。目前,我国居民养老保险主要分为以下三大险种:
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 目的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旨在保障农村居民年老时的基本生活,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
2. 特点
- 覆盖范围:主要针对农村居民;
- 筹资模式: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
- 待遇构成: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 政策配套: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
3. 政策要点
- 个人缴费:参与新农保的农村百姓应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
- 集体补助:有标准的村团体应对缴纳社保人缴费给予补贴;
- 政府补贴:政府部门对合乎领取标准的缴纳社保人全额付款新农保基本养老金。
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1. 目的
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城镇户籍非从业人员,旨在保障其基本养老生活。
2. 特点
- 覆盖范围:主要针对城镇户籍非从业人员;
- 筹资模式:个人缴费、政府补贴;
- 待遇构成: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
- 政策配套: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配套。
3. 政策要点
- 个人缴费:参保人根据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确定缴费标准;
- 政府补贴: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个人缴费越多,政府补贴也越多;
- 待遇领取:参保人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可按时领取待遇。
三、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1. 目的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旨在保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退休待遇。
2. 特点
- 覆盖范围:主要针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
- 筹资模式:个人缴费、单位缴费;
- 待遇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 政策配套:根据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的情况,确保同等条件的职工缴费水平一致、退休待遇一致。
3. 政策要点
- 个人缴费:职工个人缴费基数按绩效工资实施后新标准的工资总额核定;
- 单位缴费:单位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和比例为职工缴纳;
- 待遇领取: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可按时领取退休待遇。
总之,居民养老保险三大险种在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养老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参保人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险种参保,为晚年生活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