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老诈骗现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山东省的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加,这也使得养老诈骗案件频发。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新兴技术的不了解、对他人信任的传统观念,精心设计诈骗陷阱,导致不少老年人蒙受经济损失,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常见诈骗类型
1. 保健品骗局
保健品骗局是针对老年人渴望健康的心理,前期通过各种手段了解老人的需求和身体健康状况,通过赠送米、面、鸡蛋等小礼品,陪伴聊天解闷等方式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开始推荐产品,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保健品的功效,促使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实施欺骗。
2. 投资理财骗局
投资理财骗局受害人以老年人居多,通过赠送小礼物等,吸引老年人目光,接着以开推介会,知识讲座等方式,虚构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投资项目,编造虚假文件,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的特点骗取信任,随后以高利息、高回报、低风险为诱饵来使得老年人投资,甚至以拉人头投资可以享受提前返利等形式诱骗老年人加大投入或者拉人投资,进行非法集资,最后用老年人投资的钱进行部分返利后潜逃。
3. 低价旅游骗局
低价旅游骗局,骗子往往利用老年人外出游玩的热情及节俭的生活习惯,以不合理的低价甚至免费组织旅游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组团,随后,在旅游过程中安排各种购物环节,将商品以远高于市场价格卖给老年人进行牟利。
4. 黄昏恋骗局
黄昏恋骗局其实就是杀猪盘骗局的一种,主要针对独身老人,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拉黑对方,完成诈骗。
5. 养老骗局
养老骗局主要包括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等,骗子通过虚构事实,让老年人相信其能够帮助办理养老保险、以房养老等,从而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三、防范措施
1. 提高警惕,避免轻信陌生人
任何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平台索取钱财的人,都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2. 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
在接到陌生电话时,避免透露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
3. 警惕网络投资陷阱
不要轻信通过网络、短信或网络平台传来的高回报投资“广告”,网络投资往往伴随高风险,建议投资前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咨询,仔细阅读和了解产品合同条款及产品说明书,避免盲目跟风,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4. 关注官方信息
老年消费者可通过关注金融监管部门及各大金融机构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了解金融知识,提高自身对金融产品的了解以及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守护养老钱,远离金融诈骗,安享幸福晚年。
四、总结
养老诈骗陷阱层出不穷,老年人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自身防范意识。社会各界也要共同努力,共同打击养老诈骗,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