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每个人的退休生活。在养老保险中,不同的险种编号承载着丰富的信息,本文将揭秘这些编号背后的秘密。
一、个人保险编号
个人保险编号由12位数字组成,其具体含义如下:
- 前两位:代表个人所在乡镇或所在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区(县)办企事业单位。
- 第3-5位:001~099代表个人所在村,100~999代表参加保险个人所在企事业单位。
- 第6-9位:代表个人出生年份,如1966年出生,原只填66,现改填1966。
- 第10-12位:代表在同一缴费单位同一年出生的人参加保险的序列号。
例如,一个编号为“110101196601012345”的人,可以解读为:该人出生于1966年1月1日,属于北京市朝阳区,编号为12345的参保人。
二、缴费单位编号
缴费单位编号由5位数字组成,其编号方法与个人保险编号前5位相同。
三、编号方法
个人保险编号:以区县为单位统一进行编号,具体做法如下:
- 区县对各乡镇及县办企事业单位进行统一编号,下发至各乡镇及区县办企事业单位;
- 各乡镇对所属村及乡镇办企事业单位、村办企事业单位进行统一编号,报区县管理中心备案;
- 各缴费单位对本单位初次投保人进行编号。对相同出生年份的人按登记顺序进行编号,每个缴费单位每个年份的人都从001开始编列序号。
缴费单位编号:编号方法同个人保险编号前5位。
四、编号变更
- 被保险人保险关系在本区县内转移:其个人保险编号不变,其所在缴费单位编号随之改变。
- 被保险人保险关系从外区县、省转入:由转入区县为其重新编号。
- 被保险人死亡、退保或转出本区县:其个人保险号码不得再次使用。
- 乡镇或缴费单位变化:其个人编号和缴费单位编号的编号方法如下:
- 乡镇或缴费单位合并的,其单位内的投保人所在的缴费单位编号相应改变,而投保人的个人编号分两种情况:已经投过保的其个人编号基本维持原号不变,只是把年份由2位补足成4位;单位变更后新投保的,按新单位编写个人编号。
- 乡镇或缴费单位分立的,编号应相应改变。
五、查询方式
- 社保中心查询机:输入身份证号码即可显示社保编号。
- 社保对账单:每年发下来的社保对账单上也有社保编号。
- 网上查询:通过相关网站或APP进行查询。
通过了解养老保险不同险种编号背后的秘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