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诈骗风险。养老诈骗作为近年来常见的犯罪手段之一,严重侵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将揭秘养老诈骗的常见套路,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老年人识破陷阱,守护自己的“钱袋子”。
一、养老诈骗常见套路
虚假养老服务投资:诈骗团伙以投资养老基地、预售养老床位、入股养生基地等项目为名,以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式诱骗老年人参与投资项目。
“奇效保健产品”推销: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长寿的心理,通过情感陪护、消费返利、养生讲座、免费试用等方式,诱导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或者假冒伪劣的保健品。
冒充亲友要钱:不法分子利用非法手段获取老年人信息后,伪装成老年人的亲人,以借款、发生事故急需用钱等理由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老年人听到此类消息关心则乱,上当受骗。
假冒机关工作人员:不法分子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谎称老年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可能被他人冒用、透支,或以其涉嫌洗钱、诈骗为由,要求受骗人配合调查”,转账到保证金账户”。
虚假中奖:不法分子以小利诱惑,通过手机短信、网页抽奖、快递中奖的方式让深信中奖”的老年人按照其步骤提供个人信息、银行账号,最后上当受骗。
二、防范养老诈骗的措施
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老年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对陌生人的来电、短信等要保持谨慎,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与子女沟通或报警。
端正保健观念: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进口药,以防落入保健品骗局。
多与子女商量:在做出任何投资或消费决策前,要和子女进行充分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该App提供反诈骗资讯、预警提示、报案等功能,有助于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
学习法律法规: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增强识别诈骗的能力。
不贪图小利: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警惕上门推销: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较多,要警惕上门推销,遇到可疑、陌生的人要留心,必要时拨打110报警。
通过以上措施,老年人可以有效提高自身防范意识,识破养老诈骗陷阱,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