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辽宁省作为我国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积极探索养老服务业的创新模式,开启护理新篇章。本文将从智慧养老服务、设备应用、政策支持等方面,深入探讨辽宁省在破解养老难题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智慧养老服务:提升养老质量
智能手环助力健康管理
在辽宁省,智慧养老服务设备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以智能手环为例,它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体温、心率、血压等身体指标,为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提供便捷的健康管理服务。例如,芦绍珍老人作为智慧养老服务的首批受益者之一,通过智能手环,她能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家人和医护人员提供重要参考。
安全监测:保障生命安全
智慧养老服务设备还包括SOS报警、红外探测器、烟感报警器、燃气报警器等,旨在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这些设备能够及时发现并报警,降低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
设备应用:智慧养老的基石
免费发放设备,减轻家庭负担
为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问题,辽宁省对街基街道和新发屯街道已申报的189名老人免费发放智慧养老服务设备。其中,子女在市外居住的独居老人22人,子女在市内居住的独居老人127人,重残人员24人,70周岁以上老人16人。这一举措有效减轻了家庭负担,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设备普及,提升服务效率
以文慧社区为试点,辽宁省将在其他社区全面推开智慧养老服务设备。通过设备普及,提升服务效率,为全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政策支持:推动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政策引导,鼓励创新
辽宁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创新,推动养老事业健康发展。例如,对智慧养老服务项目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研发和应用新技术。
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
辽宁省积极推动跨部门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区民政局、航天华威公司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为智慧养老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总结
辽宁省在破解养老难题方面,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智能手环、安全监测设备等智慧化设备的广泛应用,以及政策支持和跨部门协作,辽宁省为全国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优化,辽宁省的养老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