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服务问题日益凸显。内蒙古自治区在应对这一挑战中,通过全面升级养老服务,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地区特点的养老新模式。本文将从政策支持、设施建设、服务创新等多个角度,对内蒙古养老服务进行全面剖析。
一、政策支持: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将健康老龄化和医养结合工作纳入盟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如《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养老托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2021-2025)》和《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等,为养老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设施建设:打造多层次养老服务网络
1. 城乡一体化发展
内蒙古加快补齐农村牧区养老短板,累计建成570个苏木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6217个村级养老服务站。这一举措旨在提升农村牧区养老服务覆盖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2. 区域布局优化
内蒙古科学布局养老服务设施,因地制宜建设村级养老服务设施,逐步构建家庭尽责任、兜底有保障、普惠能满足的农村牧区养老服务新格局。
三、服务创新:多元主体参与,创新服务模式
1. 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模式
乌兰察布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打造医养结合升级版本,增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目前,乌兰察布市共建成大中型医养一体化机构8所、嵌入式医疗服务医养结合型机构14所。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乌兰察布市各基层医疗单位全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全市30.51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建立数字化健康档案,实现家庭医生团队增至1076支,签约率达84%。
四、案例分享:内蒙古养老服务亮点
1. 集宁区“三驾马车”
集宁区通过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服务多元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2. 乌兰美养老服务中心
乌兰美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医、日间托老、短期托养等专业化服务项目,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
五、总结
内蒙古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全面升级,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内蒙古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创新,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养老服务,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