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成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管理工作。然而,传统的认证方式往往存在手续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积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养老认证的便捷化和高效化,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一、创新服务模式概述
1. 静默认证
内蒙古人社厅利用认证对象的行动轨迹,通过大数据比对等手段,实现了“静默认证”。这种认证方式无需老年人主动操作,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2. 数据共享平台
为提高认证效率,内蒙古人社厅联合有关部门建立了数据共享平台。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前置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环节,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路”。
3. 多样化认证方式
内蒙古人社厅积极探索采用互联网服务,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认证方式,实现认证方式多样化、便捷化、规范化。
二、具体实施措施
1. 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检测
在呼和浩特市疫情防控全员核酸检测形成的基础信息上,对区本级参保的3万多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础信息进行脱敏处理,并与市疾控中心数据比对,将疑点数据进行二次排查、少数高疑点数据进行单位确认。
2. 人脸识别系统
内蒙古人社厅采用人脸识别系统,通过动态识别技术,有效防止认证过程中采用照片、视频流等方式的作弊行为,保障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3. 内蒙古人社APP
为方便老年人进行自助认证,内蒙古人社厅开发了内蒙古人社APP。老年人只需登录APP,通过头动态核对脸部特征,即可完成身份认证。
三、成效与展望
1. 提高认证效率
通过创新服务模式,内蒙古养老认证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2. 保障社保基金安全
静默认证和人脸识别等技术的应用,有效遏制了养老金冒领现象,保障了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3. 展望未来
内蒙古将继续完善养老认证服务模式,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结语
内蒙古在养老认证服务方面的创新举措,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养老认证难题将得到有效破解,为广大老年人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