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成为了诈骗犯罪的重要目标群体。为了帮助老年人提高防骗意识,本文将揭秘常见的养老诈骗手段,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守护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
常见养老诈骗手段
1. 冒充官方客服进行诈骗
骗子冒充保险公司客服,利用官方身份降低受害人警惕性,声称提供“百万保险”或“百万保障”服务,每月需扣费数千元。若退保,则需本人在线验证操作。骗子通过发送链接引导受害人下载指定APP,实则远程操控手机,盗取银行卡内所有金额。
2. 高收益投资陷阱
以“养老理财”、“海外基金”为名,承诺保本高息,甚至伪造合同公章骗取投资款。谨记:收益率超6%的理财务必警惕,投资前务必与子女核实或咨询正规金融机构。
3. 虚假中奖诈骗
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中奖,但需先缴纳税费“保证金”才能领奖。天下没有免费午餐,所有先交钱的中奖都是骗局!
4. 提供虚假养老服务
不法分子利用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养老床位等形式,诱骗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非法占有老人钱财。
5. 投资虚假养老项目
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进行非法集资。
6. 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通过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假冒伪劣产品。
7. 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用以房养老”、“倒按揭”等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再将所获得的资金购买其推介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老年人前期可能获得一定收益,而后骗子携款潜逃,老年人往往房财两空。
8. 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虚构夸大政策,谎称可代办养老保险补缴“提前退休”,收取手续费后消失。
9. 养生保健骗局
通过提供免费体检和领取奖品等诱饰,吸引老年人参与健康讲座”和专家义诊”等活动,以祖传秘方”为噱头欺诈老年人购买所谓的保健品”。
防范养老诈骗措施
1. 核实身份再行动
接到可疑电话时,立即挂断并拨打保险公司官方服务热线或联系子女确认,切勿轻信对方提供的号码。
2. 保护个人信息
身份证、银行卡、密码如同钥匙”,绝不透露给他人;快递单、刷卡小票等含个人信息的资料请及时销毁。
3. 转账前三问
问自己对方可信吗?”这事是否反常?”是否和子女商量过?”,避免冲动汇款。
4. 善用技术防护
为手机开通防骚扰拦截”功能,微信/支付宝设置夜间支付限额”,降低大额资金风险。
5. 牢记“三不”原则
不轻信陌生电话、不透露个人隐私、不转账给不明账户。
6. 提高自我保护防范意识
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多和子女进行沟通交流;遇事与子女共同商量,当发现自己被骗时,要告知子女并立即报警,及时止损。
7. 关注正规渠道
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应当到有关部门、专门网站、社区、村委会了解相关政策,到相关部门的办事窗口、平台依法依规办理。
8. 警惕可疑人员
不要与陌生人过于亲热,以免上当受骗。独自外出时不要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9. 不轻易付钱
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找老伴、孩子或找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以及找社区工作人员,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商量对策,需要报警时要坚决。
10. 不参加非组织活动
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歇等活动。
结语
养老防骗,人人有责。让我们共同提高警惕,加强防范,守护老年人的晚年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