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案件也呈现出增多趋势。为了提高老年人的防骗意识,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本文将揭秘养老诈骗的常见陷阱,并提供相应的防范建议。
一、常见养老诈骗陷阱
1. 养老服务骗局
不法分子以提供上门照料、机构托管、提供养老床位等形式,诱骗老年人签订合同、缴纳会费、购买养老床位,非法占有老人钱财。
2. 投资养老项目骗局
以投资养老保险项目、投资开办养老院、购买养老公寓、入股养生基地、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进行非法集资。
3. 销售虚假养老产品
通过免费旅游观光、情感陪护、虚假宣传等手段,采取商品回购、寄存代售、消费返利、会议营销、养生讲座等方式,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或假冒伪劣产品。
4. 虚假宣称以房养老
用以房养老”、倒按揭”等名义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再将所获得的资金购买其推介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老年人前期可能获得一定收益,而后骗子携款潜逃,老年人往往房财两空。
5. 虚假代办养老保险
虚构夸大代办养老保险等,声称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在收到钱财后大多用于个人挥霍或携款潜逃。
二、防范养老诈骗的建议
1. 提高防骗意识
老年人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不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不贪图小利,增强风险意识。
2.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
老年人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辨别诈骗的能力。
3. 增强沟通能力
老年人要与子女、亲朋好友保持密切联系,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沟通,共同防范诈骗。
4. 妥善保管个人信息
老年人要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透露密码和验证码。
5. 参加正规活动
老年人要参加社区、社会组织等举办的正规活动,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 及时报警
老年人如遇诈骗行为,要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总之,老年人要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共同抵御养老诈骗。社工委也将继续加强宣传引导,为广大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养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