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内蒙古自治区在智慧养老领域积极探索,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为全国养老服务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顶层设计与政策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将健康老龄化和医养结合工作纳入盟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制定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如《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养老托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2021-2025)》和《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二、全域发力,完善健康支撑体系
1. 扩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
内蒙古自治区将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大力发展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健康内蒙古建设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277家,占比达96.52%,高于国家平均水平。
2. 上下联动,织密老年健康高质量服务网络
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对口支援、三级医院下沉帮扶等方式,建立了资源共享、联动发展的分级诊疗模式。同时,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为老医疗服务。
三、创新服务模式,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
1. 医养结合升级版
乌兰察布市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打造医养结合升级版本。目前,乌兰察布市共建成大中型医养一体化机构8所、嵌入式医疗服务医养结合型机构14所,14所公办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也已全部开设老年医学科。
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乌兰察布市各基层医疗单位在全力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同时,为全市30.51万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建立了数字化健康档案。家庭医生团队增至1076支,包括老年人在内的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4%。
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
赤峰市松山区建设并上线了松山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建设了松山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平台按照一级部署、多级使用的方式搭建,以政府侧实现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贯通,企业侧实现养老服务的全流程监管,居民侧实现为老服务的全区供给。
五、总结
内蒙古智慧养老模式以创新为驱动,以服务为导向,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技术创新,为老年人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全国养老服务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