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养老诈骗案件日益增多,老年人成为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为了帮助老年人提高防范意识,本文将详细介绍银行提供的防养老诈骗攻略,帮助老年人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
一、常见养老诈骗类型
代理退保陷阱: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保单信息,通过诋毁保险产品、承诺更高收益等手段,鼓动老年人退保并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收取高额手续费,甚至侵占退保资金。
以房养老陷阱:不法分子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购买所谓理财产品,承诺高额利息,实则挪作他用或挥霍,使老年人面临无法收回本金、获得收益和房产被强制拍卖的风险。
投资理财陷阱: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旗号,虚构投资理财项目或夸大投资收益,以低风险、高回报为噱头进行诈骗。
提供养老服务陷阱:不法分子以投资养老基地、旅游考察、预售养老床位等项目为名,将老年人诱骗至养老基地参观游玩,描绘养老项目未来,进而以预售养老床位等名义非法集资。
代办社保陷阱:骗子假借认识人社局、社保局工作人员的名义,谎称可代办社保服务,声称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然后在收到巨额钱款后携款跑路。
虚假黄昏恋陷阱:通过网络发展成为网恋后,通过编造各种理由索要钱财,随后拉黑对方,完成诈骗。
二、银行防养老诈骗攻略
提高防范意识:接到陌生电话、短信时,要提高警惕,遇到问题多与子女沟通,核实对方身份,必要时联系公安机关求助。
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在陌生、不正规的机构、网站填写资料,妥善保护好自己的银行密码、身份证号码等关键信息。
不贪图便宜:不轻信高额回报的宣传,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轻易动钱:向陌生人或账号转钱时,一定要找家人或信得过的朋友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及时报警。
警惕各类讲座:不要参加非正规组织的所谓健康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等活动。
端正保健理念:要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知识,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进口药。
去正规机构办事:老年人有病要到正规医院看,买药要到正规的药店买,征婚要通过自己信得过的亲友和正规的婚介所。
微信、支付宝、网银不放太多钱:对手机支付操作不熟练的老年人,建议不要在微信、支付宝内绑定银行卡,只存少量零钱就可以。银行卡也尽量不开通网上支付业务。
三、结语
养老诈骗陷阱层出不穷,老年人要提高防范意识,掌握银行提供的防诈骗攻略,守护好自己的养老钱。同时,社会各界也要关注老年人防诈骗问题,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养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