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2018年,我国实施了新的养老保险政策,其中关于养老缴纳基数和退休金计算的规定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2018养老新政下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帮助您了解自己的退休金待遇。
一、养老缴纳基数的确定
1. 缴纳基数的概念
养老缴纳基数,又称缴费基数,是指参保人缴费时,以其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基数。月平均工资是指参保人上一年度的月工资总额除以月数。
2. 缴纳基数的确定方式
根据2018年养老新政,养老缴纳基数的确定方式如下:
- 参保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低于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
- 参保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
- 参保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在上述两个比例之间的,按实际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
二、退休金的计算方法
1. 计算公式
根据2018年养老新政,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如下:
退休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基础养老金)÷ 计发月数
其中: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参保人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按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计算的累计金额;
- 基础养老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1%);
- 计发月数:根据参保人退休时年龄和缴费年限确定。
2. 计发月数表
根据2018年养老新政,退休金的计发月数如下表所示:
| 退休年龄 | 缴费年限 |
|---|---|
| 60岁 | 15年 |
| 60岁 | 16年 |
| 60岁 | 17年 |
| 60岁 | 18年 |
| 60岁 | 19年 |
| 60岁 | 20年 |
| 60岁 | 21年 |
| 60岁 | 22年 |
| 60岁 | 23年 |
| 60岁 | 24年 |
| 60岁 | 25年 |
| 60岁 | 26年 |
| 60岁 | 27年 |
| 60岁 | 28年 |
| 60岁 | 29年 |
| 60岁 | 30年 |
三、案例分析
假设某参保人,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年限为25年,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10000元。
1. 缴费基数
根据上述计算方式,该参保人的缴费基数为:
8000元
2.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缴费基数 × 缴费比例 × 缴费年限
假设缴费比例为8%,则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为:
8000元 × 8% × 25年 = 16000元
3.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 × (缴费年限×1%+1%)
基础养老金 = 10000元 × (25年×1%+1%)= 1300元
4. 计发月数
根据上述计发月数表,该参保人的计发月数为:
25年
5. 退休金
退休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基础养老金)÷ 计发月数
退休金 = (16000元 + 1300元)÷ 25年 = 732元
四、结论
通过本文的解析,相信您已经对2018养老新政下退休金的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关注养老保险政策的变化,合理规划自己的退休生活。
